门 诊: 联系人:周勇大夫 服务范围:医疗咨询、健康教育、疾病防控、营养膳食、疼痛与麻醉评估、名医推荐、养生保健指导 服务支持:东方巨龙航信科技华西仁医医疗咨询 公 交: A.45、53、3太升南路, B.73大墙东街、341鼓楼街, C.1、55、48、64、61、98顺城街, D.81、4、58蜀都大道春熙路、总府路。 地 铁: A.4号线太升路B口和C口、忠烈祠街A口 B.1号线骡马市转4号线 C.2号线中医大转4号线 地 址:成都市青羊区太升南路大墙东街152号(提督街恒大广场北门) ![]() |
周济民治疗痔疮经验发表时间:2019-07-18 11:38 周济民医案 周济民,全国名老中医,中医研究院主任医师,治疗痔等外科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。 周济民治内痔案 刘×,男,40岁。大便带血一月余来院就诊。病人于一个月前因大便干燥,排便困难,便后带少量鲜血,数日后症状加重,出现肛门灼热,下坠,未曾治疗。两日前因饮酒后出血增加,前症加重,便干难解,3-4日一次,小便短赤,舌红,苔黄,脉弦数。辨证:突热内蕴,血热肠燥。此病人因燥屎阻干肠中,日久则气血壅滞,化火生热,致血热肠燥,发而为痔。治疗:清热止血,润肠通便。方用槐花散加减。 [处方] 槐花12g,侧柏叶10g,炒荆芥10g,枳壳10g,防风10g,生地15g,地榆10g,仙鹤草15g,麻仁9g,生甘草10g。水煎服,每日一剂。 五日后复诊,宿便血已止,肛门仍感灼热不适,大便略干,舌淡红,苔微黄,脉弦。周氏认为:此系余热未尽,应继清余热。续用前方五剂而痊愈。 《周济民老中医临床经验总结》1993年 [评按] 本案痔疮以内热实证为主要临床表现。患者饮食起居调摄不当,湿热和糟粕互结肠腑,郁而化燥致大便秘结。热邪迫血妄行,溢于肠络之外,则便血频频,且自觉肛门灼热,下坠不适。如调摄饮食,清淡为主,再给以苦寒清热、润燥之剂内服,则痔疮便结出血之证或稍可痊愈。但患者不慎饮食,复又饮酒,酒性辛热,更使燥热加重,出现便结3-4日一行,小便短赤,便时出血加重,舌红、苔黄、脉弦数系热内蕴,血热肠燥实热证象。治宜清热润燥,止血通便。案中所用乃《普济本事方》槐花散加减。槐花、生地、地榆、侧柏叶清肠热,凉血止血、清解肠腑已成之湿热,再加仙鹤草以加强止血作用;荆芥、防风祛风胜湿,麻仁润肠通便,加枳壳行气以助大肠传导之功;甘草和中补虚,调和诸药。此方对于湿热内蕴之痔疮便血实热证,颇为适宜。 民间所说的“痔疮”,中医简称“痔”。中医治痔是强调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进行辨证施治,针对不同病因、病变、病位、不同体质、年龄进行内外兼治,灵活得当的处理。周老根据痔多因于湿热风燥,致使浊气郁血留结肛门,长期便血、脱出可使气血亏损,中气下陷的特点,将痔分为以下四型施治: (一)实热型: 患者症见口渴喜饮、唇燥咽干、小便赤短、大便秘结、便时痛疼出血,脉洪大或弦数,舌质红,苔黄燥。 治宜:清热止血,润燥通便 方用:槐花散加味或地榆散加味,兼表证发热者,选用防风通圣散上宣肺气,下通积滞,表里双解,调气运血。 槐花散加味方: 槐花12克,炒荆芥、麻仁、枳壳各9克,丹皮、侧柏叶、生甘草、地榆各10克,生地、仙鹤草各15克。 地榆散加味方: 地榆12克,黄芩、黄连、山栀、槐花、茯苓、当归、甘草各10克,赤小豆15克。 (二)湿热瘀滞型: 患者症见腹胀纳少、肛门坠重、便秘溲赤、甚或身热、肛门凸出红肿、旁生肿块、宿滞不散、痛疼难安。 治宜:清热除湿、活血化瘀。 方用:五神汤加味或活血散瘀汤。 五神汤加味方: 银花20克,牛膝、车前子、茯苓、黄芩、归尾、赤芍、甘草各10克,地丁15克。 活血散瘀汤: 归尾、丹皮、赤芍、桃仁、栝蒌仁、槟榔、大黄各10克,川芎、苏木各9克,枳壳6克。 (三)虚寒型: 患者症见身倦神疲、面色苍白、大便稀溏、小便清长,食少腹胀,便时内痔脱出,出血色晦暗,脉沉迟或弱细,舌质淡白。 治宜:温中健脾、固脱止血。 方用:归脾汤、黄芪建中汤加减。 归脾汤: 人参、当归、白术、茯神、枣仁、远志、诃子、龙眼肉、黄芪各10克,木香、甘草各6克,加灶心黄土一块,升麻3克。 黄芪建中汤加减方: 黄芪15克,陈棕炭、桂枝、陈皮、白芍、旱莲草、侧柏炭、白术各10克,生姜3片,大枣7枚,升麻6克,甘草9克。 (四)气血亏损型: 患者便血日久,症见面色无华、气短心悸,少言懒语,四肢倦怠,食少乏味,肛门坠重,或血燥便秘,排便困难,痔脱难收,脉细弱,舌质淡。 治宜:气血双补。 方用:八珍汤或补中益气汤。若虚寒中兼湿热者,可用当归连翘汤,于补虚之中兼清湿热,和血疏风。 八珍汤: 熟地15克,白芍、白术、茯苓、当归各10克,人参12克,川芎、甘草各9克。 补中益气汤: 当归、生地、白芍、连翘各12克,地榆、人参、黄芩、焦山栀、荆芥、白术各10克,阿胶12克,白芷、甘草各6克,防风、乌梅各9克,大枣6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