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他账号登录: 注册 登录

华西肛肠网

文化传播
QQ医生
 工作时间
周一至周五 :8:30-17:30
周六至周日 :9:00-12:00
服务信息

门 诊:

联系人:周勇大夫

服务范围:医疗咨询、健康教育、疾病防控、营养膳食、疼痛与麻醉评估、名医推荐、养生保健指导

服务支持:东方巨龙航信科技华西仁医医疗咨询

公 交:

A.45、53、3太升南路,

B.73大墙东街、341鼓楼街,

C.1、55、48、64、61、98顺城街,

D.81、4、58蜀都大道春熙路、总府路。

地 铁:

A.4号线太升路B口和C口、忠烈祠街A口

B.1号线骡马市转4号线

C.2号线中医大转4号线

地 址:成都市青羊区太升南路大墙东街152号(提督街恒大广场北门)


ABUIABACGAAg1_yZtgUogqKo9AUw7AY4gAU
图文展示
图文展示
ABUIABACGAAgmY6KtgUoo5a-2AIwgBA4gAw

陆军军官学校特聘军医官黄济川

抗战期间,四川是大后方,陆军军官学校从南京迁到成都东校场,那时内地医疗条件差、物资匮乏、卫生条件不好,学校官兵疮疡、痔漏甚多。一日教官某到美军招待所与昔日同窗美军翻译宴饮狂欢,次日某痔疮发作,坐卧不安,延请时为四川名医的黄济川到军官学校为其诊治。黄济川匆匆从东华门奔东较场,竟忘带药线,左右为难,只好先看看。只见某屁股眼有一乌团,表面锃亮,不愧为名医黄济川,立即叫某取二两白酒用纸捻点燃,然后将银针放置火上烧至通红,瞬间将痔疮剁穿,挑出黄豆大小乌血两块,某疼痛立减,黄济川开方一剂嘱其内服外洗,三日得愈。由是黄济川在军界声名大震,被特聘为军医官。 黄济川与国民革命军渊源颇深,黄济川不仅医术高明,而且善于交往,三教九流均有人脉,早年就与川军将领素有往来,其女婿就是国军高级将领。

附录:成都黄埔军校历史点滴---古城墙

北较场城墙北城墙)为起点,我们开始寻找这座城市曾经的轮廓,这段老城墙位于北较场西路与武都路交界处,它早为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们所熟知。过去长如游龙的它,几经磨难,如今也就这一段还算比较完整了,政府也很重视,花了大量的资金进行维修。高大厚实的墙体,整齐排列的垛口,宽大的城门洞,多少还能显示出它当年的雄伟。



   北较场为清代较射之地,乡试五围也设于此,清朝末年,官府在城东,西,南,北各建立了4个较场,作演武练兵只用。由于北较场占地特别多,并驻有统 兵将领等高级军官,从而著称四大较场之榜首。清末创设新军时,曾在此设置了武备学堂,四川陆军速成学校,四川陆军小学堂,四川陆军测绘学堂。到了民国初 年,四川军官学校,四川军官速成学校也陆续开办于此。

   1935年,国民政府为培养和训练内陆各部队的各级军官,决定在西部军事力量最强的川军所在地成都设立黄埔军校成都分校,于是将荒废已久的四川陆军小学堂的旧址改建为成都分校,并以川、黔部队的初级军官为招收对象。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,黄埔军校本部奉命西迁成都,与原成都分校合并,组成了黄埔成都本校,以成都北较场为军校本部,在东较场、南较场、西较场、青羊宫、草堂和新都宝光寺等地分设兵营。


  如今军校规模尚存,也为军事禁地,黄埔军校时的大校门、二校门,中正堂以及其他许多建筑都拆除另建,但蒋介石曾经住过的军校官邸黄埔楼,留下黄埔军校师生许多美好回忆的瞭望塔依然屹立在北较场内,除此之外北面城墙还保留着一道城门洞,这道城门洞是黄埔军校在建校之初,为了演习进出方便而开设的一道便门。在城门洞内,左右两侧各有一块用水泥封盖的痕迹。关于这两处痕迹,还有一则典故:当年开次城门洞时,时任黄埔军校成都分校副主任的彭武杨别出心载地将城门命名为“存正门”,取正义长存之意,也寓意蒋介石的名号“中正”。彭武杨还写了一篇《存正门命名记》的文章,分校主任李明瑾也题字,还有一个中校秘书贺鹏武也题了一首诗,三人的作品都用石刻镶嵌在城门洞内。门外有一道小石桥,以当时黄埔军校教育长张治中的号“文白”名为为“文白桥”。据说有一天,李明瑾陪同蒋介石到城墙外散步,蒋介石看见城门洞内他们三人题的诗文,便质问李明瑾:“贺鹏武是个什么人?他对党国有什么功勋?”李明瑾此时才顿悟蒋介石平生最痛恨他的部下到处留名。第二天,李明瑾急忙令人将城门洞嵌的字用水泥封盖起来。如今城门洞上这两块封盖后的痕迹仍清晰可辨,但从没人启开过。
 

   黄埔成都军校较广州,南京军校相比,黄埔军校在成都的时间最长,毕业的人数也最多,尤其重要的是,这一阶段大部门时期都处于抗日战争期间,在八年抗战中,成都本校为前线培养了上万名的军事人才,大批师生为抗日战争胜利前赴后继,浴血沙场,对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。


登录
登录
其他账号登录:
我的资料
留言
回到顶部